産業合作

INDUSTRIAL COOPERATION

産業合作


新材料作爲國民經濟先導産業和高端制造及國防工業的重要保障,未來将成爲各國戰略競争的焦點。當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大勢下,全球新材料産業格局發生重大調整。新材料與信息、能源、生物等高技術加速融合,互聯網+、材料基因組計劃、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新模式蓬勃興起,新材料創新步伐持續加快,國際競争日趨激烈。在此大背景下,歐美日俄韓等全球20多個主要國家紛紛制定了與新材料相關的産業發展戰略,啓動了100多項專項計劃,大力促進本國新材料産業發展。相對而言,我國新材料産業起步晚、底子薄,材料先行戰略沒有得到落實,核心技術與專用裝備水平相對落後,關鍵材料保障能力不足,整體仍處于培育發展階段。

我國高度重視新材料産業發展,目前通過綱領性文件、指導性文件、規劃發展目标與任務等構築起新材料發展政策金字塔,予以全産業鏈、全方位的指導。其中綱領文件主要爲《中國制造2025》,指導性文件包括《中國制造 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新材料産業發展指南》,發展任務與目标相關文件包括《“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有色金屬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稀土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等。此外,我國還于 2016 年 12 月首次成立國家新材料産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擔任組長,國家大力振興新材料産業的決心得到充分體現。

圖片名稱

認爲未來政策扶持以及産業發展的重點在于關鍵戰略材料。從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階段以及 《中國制造2025》規劃來看,制造業升級、裝備材料國産化提升将是未來發展重點,“十九大”也明确提出我國要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促進我國産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從市場角度來看,近年我國先進制造業不斷進步,新能源汽車産業引領全球,消費電子、家電品牌不斷崛起,航空航天産業的商業化不斷推進,先進制造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内仍将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而另一方面,我國高端制造快速發展背後的一個現實卻是上遊關鍵戰略材料始終受人掣肘,國産化率、自給率不高,以集成電路産業爲例,我國雖然誕生出如華爲、小米、OPPO、Vivo、聯想等衆多消費品牌,但在上遊半導體領域缺芯少屏,每年進口額高達2200億美元,且貿易逆差額仍有擴大趨勢。也正因爲此,《新材料産業發展指南》把新一代信息技術材料、稀土磁性材料、航空航天裝備材料等确立爲未來急需突破的重點任務。預計關鍵戰略材料有望成爲下一個産業化重點,其市場規模有望迎來從1到10,甚至從10到100的突破。

圖片名稱

《新材料産業發展指南》将爲“十三五”期間新材料産業發展指明重點方向。爲深化落實《中國制造2025》,2017 年 1 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新材料産業發展指南》,明确了我國新材料産業發展的基本原則、主要目标、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認爲發展指南所體現出的總體思路和發展思想在過去一段時間内,即我國産業結構開始調整、制造業開始轉型升級過程中已有所體現,并将在未來得到充分延續。